蜂猴屬是靈長類動物,它們是懶猴科下屬的物種,與懶猴科的其他物種有密切的關(guān)系,例如懶猴屬,金熊猴屬、樹熊猴屬,也包括叢猴科和馬達加斯加的狐猴。它們與南亞的懶猴關(guān)系最密切,其次是中非樹熊猴、東非樹熊猴和西非樹熊猴。人們認為蜂猴亞科是在非洲進化的,那里生活著大多數(shù)生物;之后,可能有一組遷徙到亞洲,演變成體型小巧而行動緩慢的蜂猴。 蜂猴首先出現(xiàn)于中新世的亞洲化石記錄中,大約在1800萬年前的泰國和1600萬年前的巴基斯坦。泰國的記錄是基于與活的懶猴最相似的單枚牙齒,并暫時歸類為“Nycticebus”。該物種的名字是“?Nycticebus linglom”,使用開放式命名法(前面的“?”表示該名稱的暫定性質(zhì))。 在巴基斯坦的西瓦利克山脈的礦床中發(fā)現(xiàn)了幾種懶猴,可追溯到1600-800萬年前,包括晚中新世的瘦猴。大部分體型小,在體型的大小上可與最大的懶猴相比。分子分析表明,懶猴可能在1千成年前已經(jīng)開始進化成不同的物種。人們認為,當巽他大陸架在低海平面暴露時,在大陸和東南亞沿海島嶼之間架起了一座陸橋。這些事猴子就已經(jīng)到達巽他群島。 這些猴子有類似熊的臉頰,有猴子的手(像樹懶一樣),美國動物學家迪安·科南特·伍斯特(Dean Conant Worcester)在1891年描述了婆羅洲懶猴。科學文獻中最早提到的懶猴是從1770年開始的,當時荷蘭人阿努特·沃斯梅爾(Arnout Vosmaer)描述了他當時收到的被稱為孟加拉蜂猴(Nycticebus bengalensis)的標本。法國博物學家喬治·路易·勒克萊爾(Georges-Louis Leclerc),孔德·德·布馮(Comte de Buffon)后來質(zhì)疑阿努特·沃斯梅爾決定將該動物與樹懶聯(lián)系起來的理由,認為它與錫蘭(斯里蘭卡)和孟加拉蜂猴更接近。布豐伯爵(Georges-Louis Leclerc, Comte de Buffon)于1765年首次使用“l(fā)oris”一詞,與荷蘭語“l(fā)oeris”極為接近。這種詞源后來在1820年代得到了威廉·貝爾德博士(William Baird)的支持,他指出荷蘭語loeris是表示“小丑”的意思。 1785年,荷蘭博物學家彼得·博德阿爾特(Pieter Boddaert)率先正式使用“Tardigradus coucang”這個名字正式描述了一種懶猴。該物種基于托馬斯·彭南特(Thomas Pennant)在1781年描述的“無尾猴(tailless maucauco)”,并被認為是基于巽他懶猴(Sunda slow loris),以及阿努特·沃斯梅爾對孟加拉懶猴的描述。因此,關(guān)于“Tardigradus coucang”的身份存在一些分歧。后,該名稱被稱為巽他懶猴。接下來要描述的懶猴物種是孟加拉懶猴(Lori bengalensis)(已定名為孟加拉蜂猴),由伯納德·杰曼·德·拉塞佩德(Bernard Germain deLacépède)于1800年命名。 812年,埃蒂安·杰弗里·圣希萊爾(étienne Geoffroy Saint-Hilaire)命名了“Nycticebus”(蜂猴屬),以它的夜間行為命名。杰弗羅伊(Geoffroy)在這項工作中還命名了“Nycticebus javanicus”。19世紀的作者也將懶猴稱為“Nycticebus”,但大多數(shù)人將其名稱為“tardigradus”(慢行猴)(林奈在1758年第10版的SystemaNatur?中給予)。直到哺乳動物學家Witmer Stone和James AG Rehn在1902年澄清說:林奈命名的物種名稱實際上是懶猴。
1900年左右,又有幾個物種被命名,包括理查德·萊迪克(Richard Lydekker)在1893年提出的菲律賓蜂猴(Nycticebus menagensis)[最初命名是梅納根西狐猴(Lemur menagensis)]和1907年由約翰·詹姆斯·劉易斯·邦霍特(John James Lewis Bonhote)提出的”Nycticebus pygmaeus“(倭蜂猴)。然而,在1939年,雷金納德·英尼斯·波考克(Reginald Innes Pocock)將所有蜂猴整合到一個物種中,即”N.coucang“,并記載在他的1953年出版的頗具影響力的著作《靈長類動物:比較解剖學和分類學》中,靈長類動物學家威廉·查爾斯·奧斯曼·希爾(William Charles Osman Hill)也遵循了這一路線。1971年,科林·格羅夫斯(Colin Groves)認識到倭蜂猴(N. pygmaeus)是一個單獨的物種,并將”Nycticebus coucang“分為4個亞種,而在2001年,格羅夫(Groves)認為蜂猴屬有3個物種(N.coucang,N.pygmaeus和N.bengalensis),以及蜂猴(Nycticebus coucang)有3個亞種(N.c.coucang,N.c.menagensis和N. c.javanicus)。 2006年,通過對DNA和細胞色素b基因的DNA序列進行分子分析,菲律賓蜂猴(Nycticebus menagensis)被提升到獨立物種水平。在2008年,格羅夫斯(Groves)和伊布努·馬里揚托(Ibnu Maryanto)確認將第5種爪哇蜂猴(Nycticebus javanicus)提升到物種狀態(tài)。物種分化主要基于形態(tài)上的差異,例如大小,毛皮顏色和頭部標記。
為了弄清物種和亞種的邊界,并確定基于形態(tài)學的分類是否與進化關(guān)系一致,科學家使用線粒體標記D-loop和細胞色素b衍生的DNA序列研究了”Nycticebus“(蜂猴屬)內(nèi)的系統(tǒng)發(fā)育關(guān)系。以前使用核型,限制酶和DNA序列進行的分子分析的重點是了解少數(shù)物種之間的關(guān)系,而不是整個屬的系統(tǒng)發(fā)育。雖然2006年發(fā)表的分析結(jié)果尚無定論,盡管一項試驗表明,N.coucang和N.bengalensis彼此之間的進化關(guān)系顯然比與它們自己物種的成員更近,這可能是由于自測試以來進行的漸滲雜交所致。這兩個分類群的個體起源于泰國南部的一個交界地區(qū)。該假設(shè)在2007年的一項研究中得到了證實,該研究比較了孟加拉蜂猴和間蜂猴的線粒體DNA序列之間的差異,并表明這兩個物種之間存在基因流。 2012年,菲律賓蜂猴(N.menagensis)的兩個分類學同義詞(以前被稱為亞種)。邦加島蜂猴和加里曼丹蜂猴被提升為物種地位,與一個新物種卡揚河蜂猴也有區(qū)別。瑞秋·蒙茲、安娜·內(nèi)卡里斯和蘇珊·福特(Rachel Munds,Anna Nekaris & Susan Ford)將這些分類學修訂基于可區(qū)分的面部標記。這樣一來,被統(tǒng)稱為婆羅洲蜂猴的”Nycticebus menagensis“物種復(fù)合體就變成了4個物種:菲律賓蜂猴(Nycticebus menagensis)、加里曼丹蜂猴(Nycticebus borneanus),邦加島蜂猴(Nycticebus bancanus)和卡揚河蜂猴(Nycticebus ka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