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 恐龍 (英文名:Dinosaur)指的是恐龍總目(Dinosauria)下屬的生物類群,有時也被稱為恐龍大目,可以分為鳥臀目 和 蜥臀目 兩大支,是一類繁榮于中生代的 陸生爬行動物 ,屬于主龍類下的 鳥頸主龍 ,起源于2.3億年前的 三疊紀晚期 ,在很短的時間內占據(jù)了 陸生生態(tài)系統(tǒng) 中較高的生態(tài)位,至此直到白堊紀大滅絕結束,其中不乏有著名的 物種如 霸王龍 ( Tyrannosaurus )、 三角龍 ( Triceratops )、 劍龍 ( Stegosaurus )等,其中一支更是演化成了現(xiàn)今的鳥類 。
基本信息
生存時代
晚三疊世(2.2億年前)-晚白堊世(6600萬年前)
科學分類
目
鳥臀目Ornithischia和蜥臀目Saurischia
恐龍廣泛的適應 各種陸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如戈壁、平原、森林、極地都有恐龍生存的記錄,但是沒有完全水生的恐龍。從三疊紀晚期開始,恐龍逐漸統(tǒng)治了地球,在 侏羅紀時期 各大洲就都有恐龍分布,到了 白堊紀 ,恐龍達到了全盛??铸堃寻l(fā)現(xiàn)了1000多個屬,近2000多個種。但是在6600萬年前的晚白堊滅絕事件,非鳥恐龍全部滅絕。對于 恐龍滅絕 的觀點主要是 小行星撞擊說 和 火山噴發(fā)說 ,但是仍然沒有定論 。 恐龍雖然已經滅絕,但是卻是最有影響力的一類古生物。人類在各大洲都發(fā)現(xiàn)有恐龍化石,其中以亞洲的 中國 和蒙古,北美的 加拿大 和 美國 , 非洲 的 摩洛哥 ,南美的 阿根廷 等地較多。這使得恐龍廣泛的出現(xiàn)在藝術 作品中,公共媒體也常報導關于恐龍的最新研究成果。公眾也經常會討論一些關于恐龍的話題,比如恐龍是如何滅絕的,又比如人類能否復活恐龍 。
命名來源 在古時候,人類就發(fā)現(xiàn)過巖層中的巨大骨骼,但是人們當時并沒有對古生物的概念,所以會把這些骨骼當做巨人的骸骨。直到1822年,英國 醫(yī)生 吉迪恩·曼特爾 (Gideon Mantell)在英國的曼徹斯特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 禽龍 ( Iguanodon )的化石。通過與 鬣蜥 骨骼進行對比,曼特爾認為這是一種已經滅絕的爬行動物,禽龍也因此成為了第一種被人類發(fā)現(xiàn)的恐龍 。 1842年,英國古生物學家 理查德·歐文 (Richard Owen)對當時人類已發(fā)現(xiàn)的一些巨型爬行動物化石進行了系統(tǒng)的整理,包括了第一種被科學命名的恐龍( Megalosaurus )。歐文認為包括禽龍在內的幾種生物都屬于一個已經滅絕的類群。于是建立了恐龍類(dinosauria)這個類群,這類動物的也因此被稱為“dinosaur”,“dinosaur”由“dino-”和“saur”組成,前者的意思是“恐怖的”,后者的意思是“蜥蜴一類的爬行動物”,合在一起便成為了“恐怖的蜥蜴” ?!癲inosaur”一詞隨后傳遍世界。在亞洲,“dinosaur”被翻譯為“恐竜”(きょうりゅう;Kyōryū),之后由中國學者 章鴻釗 翻譯為“恐龍” 。
與相關動物的關系 有許多不同類群的動物常被大眾誤認為屬于恐龍,比如 翼龍類 、 蛇頸龍類 、 鱷類 、蜥蜴等。理由一般是認為它們都處于同一時代或者外形上有些相似。但是親緣關系應該是從解剖學的細致特征出發(fā),比如恐龍有著獨特的直立方式,因此恐龍和這些動物并沒有太多的親緣關系。和恐龍關系最近的動物是鳥類,它們是恐龍的后裔 。
與其他爬行動物的關系 恐龍屬于主龍類的一支,與鱷類、翼龍的關系較近,但是它們之間存在本質的區(qū)別,比如在骨骼上恐龍缺少后兩者擁有的前 恥骨 ;鱷魚和翼龍缺少恐龍獨特的 髖臼 。蛇頸龍類、 蜥蜴類 、 蛇類 和 滄龍類 屬于鱗龍類, 鱗龍類 是和 主龍類 并列的另一個演化支,和恐龍關系更遠。魚龍類則是分類關系不明,目前主流的觀點是認為魚龍類屬于在主龍類和鱗龍類之外的另一個類群 。
與鳥類的關系 鳥類起源于恐龍中 獸腳類 下的 手盜龍類 的一支。因此,如果按照親緣關系的角度來看,“鳥綱”這樣的概念應該被廢除而將所有的鳥類歸入恐龍。但是這與大眾的認知相反,所以現(xiàn)在對恐龍和鳥的關系會采取兩種分類法:一種則是傳統(tǒng)分類,恐龍歸屬于爬行綱,鳥類單獨作為鳥綱;另一種則是較新的 系統(tǒng)發(fā)育學觀點,將鳥類歸屬于恐龍總目(Dinosauria)下的一支,因此可以將恐龍分為 鳥類 和 非鳥恐龍 (Non-avian dinosaurs) 。為了便于大眾區(qū)分鳥類和其認知的恐龍形象,所以本文的介紹的恐龍范圍是恐龍總目中排除鳥類的其他恐龍,也即非鳥恐龍,為行文方便,下文在提到恐龍時如沒有特殊情況,都指非鳥恐龍。
恐龍的概念與分類
概念 迄今為止,恐龍已經發(fā)現(xiàn)了近2000個屬,在世界各地(包括 南極洲 )都有恐龍化石被發(fā)現(xiàn) ??铸埖男螒B(tài)多樣,但它們都擁有獨特的髖臼結構,所以可以根據(jù)骨盆的形態(tài)來區(qū)分恐龍和其他動物。在過去,曾經有人認為恐龍是一個多系群,但是隨著研究的深入,現(xiàn)在可以確定,恐龍是一個單系群——這意味著所有的恐龍都擁有一個最近的共同祖先 。而按照系統(tǒng)發(fā)育學的定義,恐龍總目(dinosauria)是包含了 三角龍 、 梁龍 和 麻雀 三者之間的所有物種,以及三者之間的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生物 。
分類 除去鳥類這一支系,恐龍可以分為鳥臀目(Ornithischia)和蜥臀目(Saurischia)兩大分支。這是根據(jù)骨盆形態(tài)決定的:鳥臀目恐龍的恥骨存在前后兩個方向的分支,和 髂骨 、 坐骨 共同組成了四射型腰帶;蜥臀目恐龍的恥骨只存在向前或者向后一個分支,和髂骨、坐骨共同組成了三射型腰帶 。 蜥臀目恐龍和鳥臀目恐龍的骨盆對比,其中深色是恥骨(自制)
鳥臀目 所有的鳥臀目恐龍都是植食性恐龍,可以分為兩大類群,一個角足類,這一類一般頭上存在有角或者 足部 類似鳥類,包含有鳥腳亞目、 腫頭龍亞目 和 角龍亞目 等著名種類,代表物種分別為 鴨嘴龍屬 ( Hadrosaurus )、 腫頭龍屬 ( Pachycephalosaurus )和三角龍屬( Triceratops );另一類則是裝甲類,這一類恐龍身上都有特殊的防護結構,像是裝甲一樣,其代表是劍龍亞目和甲龍亞目,各自代表為劍龍屬( Stegosaurus )和 甲龍屬 ( Ankylosaurus ) ;
蜥臀目 蜥臀目恐龍的多樣性則要高于鳥臀目,首先分為蜥腳形亞目與獸腳亞目。蜥腳形亞目是一類具有長脖子和巨大身體的植食性恐龍,演化出了演化史上最大的一支陸生動物,比如 阿根廷龍屬 ( Argentinosaurus )、 雙腔龍屬 ( Amphicoelias )等;獸腳亞目則絕大多數(shù)成員都是肉食性恐龍,代表物種如霸王龍屬( Tyrannosaurus ),其中手盜龍類中的一支演化成了現(xiàn)今的鳥類 。
生存年代與演化歷史 恐龍從2.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開始興起,最終在6600萬年前的 白堊紀末期 滅絕,前后統(tǒng)治了地球長達1.6億年,如果考慮到鳥類的話,則恐龍仍然存活至今 。
三疊紀 三疊紀中期,主龍類的一支開始興起,這一類生物都是小型捕食者,被稱為 恐龍形類 (Dinosauromorpha),除了恐龍外這一類群還包括有 西里龍類 (Silesauridae)、 馬拉鱷龍屬 ( Marasuchus )等成員 。這些動物和恐龍一樣,雙腿垂直于身體,可以保證它們的高速運動 。在當時地球上還存在其他一些動物與恐龍競爭,如早期的鱷類、 喙頭類 等。但是隨著晚三疊世卡尼-諾利階滅絕事件的發(fā)生,恐龍的競爭對手大量滅絕,而恐龍本身則憑借先進的身體結構迅速脫穎而出,并從南美洲輻射到世界各地,開始占據(jù)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頂端 。此時的恐龍也很快分化出了鳥臀目和蜥臀目,蜥臀目中也出現(xiàn)了 蜥腳形類 和獸腳類。其中蜥腳形類中的 板龍屬 ( Plateosaurus )是當時最大的陸生脊椎動物之一 。
侏羅紀 三疊紀結束后,地球到了 侏羅紀時代 ,但在早侏羅世發(fā)生了一次滅絕事件,稱為 普林斯巴期-托阿爾期滅絕事件 。這次滅絕事件使得從恐龍也受到了打擊,早期成員全部滅絕。隨之而來的是地球重新變得溫暖而濕潤,裸子植物和蕨類也得以繁盛。植物的繁盛也催生出新的一批巨獸 。原本由大洲聯(lián)合而成的盤古大陸也開始分裂,這使得恐龍的多樣性進一步提高。蜥腳形類中演化出了 蜥腳亞目 成員,如鞭狀尾的 梁龍屬 ( Diplodocus )、前肢長于后肢的 腕龍屬 ( Brachiosaurus )、適應粗糙食物的 圓頂龍屬 ( Camarasaurus )等。裝甲類的劍龍亞目和甲龍亞目在侏羅紀 中期出現(xiàn),其中劍龍亞目達到鼎盛;鳥腳亞目恐龍則多為中小型種類,常在林間與平原穿梭,比如 彎龍屬 ( Camptosaurus )。在侏羅紀晚期,鳥腳亞目也出現(xiàn)了禽龍屬( Iguanodon )這樣較大的成員;獸腳亞目中誕生了 角鼻龍類 和堅尾龍類,包括著名的 異特龍屬 ( Allosaurus ),角鼻龍類和堅尾龍類中的斑龍類扮演了大型捕食者的角色,而小型捕食者則是堅尾龍下的虛骨龍類,比如暴龍類下的 冠龍屬 ( Guanlong )。一些特化的 獸腳類恐龍 也在侏羅紀晚期出現(xiàn),如歐洲開始出現(xiàn)食魚的特化類群——如 重爪龍 ( Baryonyx )。早期原始鳥類也是在這時就已經出現(xiàn),包括著名的 始祖鳥屬 ( Archaeopteryx ) 。
白堊紀 到了白堊紀,從侏羅紀開始分裂的盤古大陸進一步裂解,逐漸接近現(xiàn)代的大洲分布情況:歐洲、亞洲和 北美洲 已經出現(xiàn),而南極洲還和 澳洲 相連、南美洲還和非洲相連??铸埖亩鄻有砸哺M一步的提高。在鳥臀目恐龍中,此時劍龍亞目的恐龍已經逐漸消亡,但是甲龍亞目則逐漸興起,取代了劍龍亞目的生態(tài)位。 頭飾龍類 的兩支:角龍類和腫頭龍類也已出現(xiàn),角龍類的體型逐漸增大,演化出了如 原角龍屬 ( Protoceratops )、 三角龍屬 、 戟龍屬 ( Styrac osaurus )等著名物種;腫頭龍類則種類較少,體型也都是中小型,代表物種即腫頭龍屬。鳥腳亞目的體型也逐漸增大,其中禽龍類中產生了鴨嘴龍類,其中如 埃德蒙頓龍屬 ( Edmontosaurus )更是體型可以與一些蜥腳亞目成員匹敵的植食者 。 在蜥臀目恐龍中,雖然蜥腳類恐龍仍然存在,但是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種類開始下降 ,也出現(xiàn)了特化的成員如 尼日爾龍屬 ( Nigersaurus )。但是有一類蜥腳類依然繁盛,其中更是演化出了地球上最大的 陸生脊椎動物 ,這一支蜥腳類叫做 泰坦巨龍類 ,代表物種如 薩爾塔龍屬 ( Saltasaurus )、 黃河巨龍屬 ( Huanghetitan )等 。獸腳類恐龍則進一步進化,大型捕食者的體型進一步增大,如 鯊齒龍類 、 棘龍類 、 暴龍類 和 阿貝力龍類 。其中鯊齒龍類和棘龍類繁盛于早白堊世,暴龍類和阿貝力龍類繁盛于晚白堊世。而中小型的獸腳類則幾乎都來自虛骨龍類。虛骨龍類的多樣性很高,包括似鳥龍類、美頜龍類、和手盜龍類。這些成員絕大多數(shù)都有羽毛,外形上類似一只大鳥,顯示出它們和鳥類有密切的聯(lián)系。同時,虛骨龍類的食性也發(fā)生著改變,如竊蛋龍類、鐮刀龍類乃至部分的傷齒龍類等都開始變?yōu)樗厥常@可能與被子植物的興盛有關 。到了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晚白堊世大滅絕事件導致所有的非鳥恐龍滅絕,恐龍只剩下鳥類這一支存活至今 。
形態(tài)特征
整體特征 恐龍的形態(tài)極為多樣,截至2022年,目前人類發(fā)現(xiàn)的恐龍超過了1000多個屬,近2000種,在世界各地都有發(fā)現(xiàn)。這些恐龍大的可以超過百噸,如巨型的蜥腳類;小的卻幾乎只有一只鴿子大小,如一些與鳥類相似的獸腳類??铸堄械纳砼[甲,有的則是渾身羽毛,這些擁有羽毛的恐龍相比其他爬行動物要更加類似鳥類,前肢也更加類似鳥翼,像是 小盜龍屬 ( Microraptor )擁有四個翅膀 。 牙齒:不同的恐龍也擁有不同的牙齒,僅在植食性恐龍之間就有勺型齒、梳型齒、板狀齒等不同形態(tài)來處理不同的植物;肉食性恐龍中也有如暴龍類那種香蕉型的巨大牙齒;也有如 棘龍屬 ( Spinosaurus )那樣錯亂的圓錐形牙齒 。 腦容量:不同的恐龍也擁有不同的腦容量,對蜥腳類恐龍來說,它們的小腦袋不到體重的萬分之一,而如 傷齒龍屬 ( Troodon )則是最聰明的恐龍,腦容量足有棒球大小 。
四肢:有的恐龍四足行走,有的兩足行走。不同的恐龍也擁有不同形態(tài)的四肢來幫助自身生活。像是 鐮刀龍屬 ( Therizinosaurus )擁有發(fā)達的前肢,被推測可以抓取高處的植物,而如 單爪龍屬 ( Mononykus )的前肢則十分短小,可能是用于挖掘蟻巢或打破恐龍蛋 。
鑒定特征 恐龍具有與其他動物的不同點如下:1.髖臼位于身體的兩側,股骨頭可以插入讓恐龍呈直立步態(tài);2. 腸骨 具有后突,加大了與薦椎的連接面,便于身體承重;3. 肱骨 具三角嵴,長度可以達到肱骨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4. 脛骨 遠端存在一個凸起,與距骨相連,起到固定的作用 。
習性研究 由于恐龍已經滅絕,所以對恐龍的習性研究必須參考化石,化石很難保存軟組織,也很難體現(xiàn)出生物體活著時候的生活習性,所以對恐龍的習性研究必須參考一些現(xiàn)生動物,尤其是鳥類與鱷魚 。
撫育幼崽 恐龍蛋化石的存在可以證明恐龍是一類 卵生動物 。人類已經發(fā)現(xiàn)了許多的恐龍蛋化石和巢穴化石,如鳥腳亞目的 慈母龍 ( Maiasaura ),化石顯示慈母龍會筑巢讓蛋在巢穴中孵化,而巢穴中的一些幼龍的身體很脆弱,難以獨自生活,所以推測在幼龍出生后慈母龍會照顧幼龍一段時間 。類似的情況在其他的恐龍中也有發(fā)現(xiàn),比如角龍亞目的 鸚鵡嘴龍 ( Psittacosaurus )上,人們發(fā)現(xiàn)許多保存了鸚鵡嘴龍幼體的巢穴,有的可以超過30只幼龍,這么多的幼龍可能并不是一只鸚鵡嘴龍生下的,而是多只鸚鵡嘴龍結成群體,然后由一只成年個體照顧所有成員的后代 。足跡化石顯示,許多恐龍的幼龍在逐漸長大、有了行動能力后,它們就會加入群體,而且走在龍群的中間,外圍則是成年同類保護它們 。
體溫 在過去,由于恐龍在分類上屬于 爬行動物 ,所以人們認為恐龍和其他爬行動物一樣是變溫動物,但是隨著帶羽恐龍的化石被大量發(fā)現(xiàn),這些恐龍逐漸被認為是和哺乳類、鳥類一樣的恒溫動物。而其他類群在骨骼上也有大量的哈弗氏管等結構支持它們也是恒溫的證據(jù) 。因此,恐龍被認為是一類恒溫的爬行動物。但是對一些恐龍來說,它們的體型過于巨大,雖然有利于保存體溫,但是不利于散熱,所以許多大型恐龍都具有獨特的結構來增加表面積進行散熱,比如棘龍的 背帆 、劍龍的 骨板 、三角龍的 頸盾 等。同時,恐龍的骨骼中有很多 空腔 ,不但有助于它們減輕體重,其中也充滿了氣囊,在提供高效的呼吸時也可以帶走體內多余的熱量 。
食性 對絕大部分的恐龍來說,可以根據(jù)它們的牙齒來判斷大致食性,但是具體到以什么為食則比較困難。以霸王龍為例,許多三角龍和 鴨嘴龍 的化石上都有巨大的咬痕,剛好可以與霸王龍對應,而三角龍的數(shù)量要多于鴨嘴龍,表明霸王龍可能更傾向于捕捉三角龍 。但這是有大量材料后統(tǒng)計的結果,對于一些化石較少的恐龍,除了保存有胃容物外,研究者只能推測其食性,比如 中華麗羽龍 ( Sinocalliopteryx ),其化石內存在一段小型馳龍類的骨骼,是否它會吃其他動物則只能推測 。此外,在許多恐龍的腹腔內還存在有胃石,胃石的存在有助于恐龍消化食物,這一點與現(xiàn)今的鳥類十分相似 。
交流和防御 在許多恐龍身上都有獨特的結構,比如角龍亞目的角和頭盾,鴨嘴龍類的頭冠,乃至一些獸腳類恐龍的羽毛等等。這些特殊的結構的主要功能可能是用作性展示,就像是雄孔雀對雌孔雀的開屏行為一樣 。在交流上鴨嘴龍類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其中有不少成員擁有獨特的頭冠,這些頭冠有一部分由鼻骨組成,構成了特殊的鼻腔,當這些恐龍發(fā)出聲音時,可以發(fā)出特殊的聲音,用于和同類之間交流 。
當然,也有一些十分堅硬的特殊結構,比如劍龍亞目的尾刺,在一些獸腳類恐龍如異特龍(Allosaurus)的化石上發(fā)現(xiàn)有巨大的孔洞,剛好與劍龍類的尾刺寬度相符,說明劍龍類會利用它們的尾巴進行防御 [53]。類似的情況如蜥腳亞目中 馬門溪龍 ( Mamenchisaurus )、 蜀龍 ( Shunosaurus )、 峨眉龍 ( Omeisaurus )等也有特殊的尾錘,配合它們巨大的體型,足以重傷捕食者 。
棲息環(huán)境 恐龍的種類眾多,適應各種各樣的環(huán)境,從嚴酷沙漠地區(qū)到濕熱的雨林環(huán)境乃至在極地都有恐龍生活 。
三疊紀 在三疊紀晚期,盤古大陸開始裂解,特提斯海擴張,全球氣候變的干熱,晝夜溫差大,在大陸內部存在大片的沙漠地區(qū),在地層中出現(xiàn)了著名的晚三疊世紅層事件。由于當時大陸還是一個整體,所以海岸線很短,大量生物便集中在海岸線附近生活沒。代表的恐龍都是一些小型肉食性或雜食性恐龍,主要分布在南美地區(qū)。這些早期恐龍與 二齒獸類 、 犬齒獸類 共同生活 。
代表地層 由于早期恐龍的化石記錄較少,且沒有代表性的地層組成生物群,所以一般把這段時期的動物群統(tǒng)稱為 環(huán)特提斯??铸垊游锶?/span> ,代表物種如 腔骨龍 ( Coelophysis )、 板龍 等 。
侏羅紀 到了侏羅紀,全球氣候總體上變的溫暖潮濕, 裸子植物 和 蕨類 遍布世界各地,即使是南極洲都覆蓋植被,也使得恐龍的體型快速增長。同時大陸的裂解也讓季風更容易到達大陸中心,適宜環(huán)境的增多使得恐龍的數(shù)量進一步繁盛??铸埖姆N類也開始增多,各大代表類群都在侏羅紀就已進化出來。原本的 盤古大陸 已經分裂為北方的 勞亞大陸 和南方的 岡瓦納大陸 ,所以不同大陸之間的恐龍也有一些分化 。
代表地層 大山鋪組 (Dashanpu Formation)位于中國的 四川盆地 ,是一套中晚侏羅世時期的地層。其中出現(xiàn)了如馬門溪龍( Mamenchisaurus )、 華陽龍 ( Huayangosaurus )、 永川龍 ( Yangchuanosaurus )、 鹽都龍 ( Yandusaurus )等恐龍,是研究 亞洲地區(qū) 中晚侏羅的恐龍動物群的重要化石點。大山鋪組代表了一套氣候溫暖濕潤的森林-平原環(huán)境,同時存在數(shù)量眾多的河流貫穿其中 。 莫里遜組 (Morrison Formation)是一套位于美國西部和加拿大的地層,時代是侏羅紀晚期,代表物種有 異特龍 ( Allosaurus )、 角鼻龍 ( Ceratosaurus )、腕龍( Brachiosaurus )、梁龍( Diplodocus )等,是北美洲產有最多恐龍化石的地層。莫里遜組環(huán)境與大山鋪組接近,也是在侏羅紀最有代表性的恐龍生物群 。
白堊紀 到了白堊紀早期,全球的氣溫雖然仍然溫暖,但是季節(jié)性變化開始出現(xiàn),同時大陸裂解導致一些地區(qū)的面積更小,出現(xiàn)了許多島嶼,封閉的島嶼環(huán)境使得島上的恐龍明顯特化。而在大陸上,被子植物的興起使得恐龍的食物和棲息環(huán)境也有了巨大的改變,如小盜龍( Microraptor )這樣的恐龍可以在林間自有滑行 ??铸堉幸查_始出現(xiàn)了一些食性特化的成員,像是棘龍( Spinosaurus )就是特化的大型的 食魚恐龍 。 到了白堊紀晚期,全球的四季變化使得一些地方開始降雪,一些恐龍演化出了穴居的能力還躲過嚴酷的氣候變化,如 掘奔龍 ( Oryctodromeus ) 。白堊紀晚期的地球也出現(xiàn)了更多的特殊環(huán)境,比如亞洲地區(qū)的 戈壁灘 、北美洲的 大沖積平原 。
代表地層 義縣組 (Yixian Formation)是早白堊世的一套地層,位于中國的遼西以及部分河北和內蒙古地區(qū)。義縣組屬于熱河生物群的一部分,出產了大量的帶羽恐龍和鳥類、早期哺乳動物、早期被子植物、早期有尾兩棲類的化石,是世界上中生代化石最豐富的地層之一。當時的氣候總體溫暖,但開始出現(xiàn)了季節(jié)性變化,環(huán)境內最主要的地形是森林和湖泊,同時伴隨著大量的火山活動 。 納摩蓋特組 (Nemegt Formation)是位于 蒙古國 的一套晚白堊世時期的地層,是亞洲白堊紀晚期恐龍生物群的代表。人們在這套地層中發(fā)現(xiàn)了如 特暴龍 、伶盜龍、 多智龍 、 巴思缽氏龍 等著名恐龍。當時的環(huán)境是以戈壁灘為主,氣候分為旱季和雨季,在旱季時,恐龍們需要在殘存的綠洲之間來回遷徙 。 恐龍公園組-地獄溪組 (Dinosaur Park Formation-Hell Creek Formation),這組地層位于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國,擁有大量的暴龍類、角龍類和鴨嘴龍類化石。地層中的化石由下而上呈現(xiàn)出明顯的演化過程,其中地獄溪組的時代更是白堊紀的最末期,對揭示恐龍滅絕有重要的指示意義。當時的氣候溫暖,但是季節(jié)性變化更明顯,環(huán)境則是以平原和沼澤交替,在平原處存在一個巨大的三角洲入海口,所以在當?shù)匾灿幸恍┖Q笊锏幕?/span>。
代表種類
獸腳亞目
霸王龍 霸王龍( Tyrannosaurus )生存于距今約6800-6600萬年前晚白堊世馬斯特里赫特期的北美洲。它既是體型最大的陸生捕食者之一,也是最晚滅絕的恐龍之一。霸王龍體型龐大,長約10-13米,重約8-10噸。它有著強有力的口部和巨大的頭骨,前肢短小,但是后肢與尾部強健有力 。
永川龍 永川龍 ( Yangchuanosaurus )生存在1.63億至1.45億年的中晚侏羅世,其化石發(fā)現(xiàn)于中國四川的沙溪廟組地層。永川龍屬于異特龍超科下的 中華盜龍科 ,和 中華盜龍 ( Sinraptor )并列為當時中國地區(qū)最大的獸腳類恐龍。永川龍的化石保存十分完整,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大型獸腳類化石之一 。
伶盜龍 伶盜龍 ( Velociraptor )也叫 迅猛龍 ,生存于距今約7500-6600萬年前晚白堊世坎帕期至馬斯特里赫特期的亞洲地區(qū)(蒙古國、中國)。伶盜龍體形嬌小,長約2-2.5米,重約15-25千克,和一只火雞接近。它的吻部細長,身體覆蓋有羽毛,爪子鋒利呈彎鉤狀,是一種小型的捕食者 。
小盜龍 小盜龍 ( Microraptor )生存在1.25至1.2億年的早白堊世,其化石數(shù)量眾多,都產自遼西地區(qū)的義縣組地層。小盜龍是一種樹棲生活的小型馳龍類,以如孔子鳥、狼鰭魚這樣的小動物為食。小盜龍最獨特的地方是其后肢也有類似現(xiàn)今鳥類的正羽,雖然不能飛行,但是可以讓小盜龍配合前肢進行滑翔,所以小盜龍也被稱為“有四個翅膀的恐龍” 。
角龍亞目
鸚鵡嘴龍 鸚鵡嘴龍( Psittacosaurus )生存在1.23早至1.1億年前的早白堊世,是一種小型的植食性恐龍。鸚鵡嘴龍雖然屬于角龍亞目,但是頭上并沒有角,不過倒是有和其他角龍類一樣的彎曲的喙。因為類似鸚鵡而被叫做鸚鵡嘴龍。鸚鵡嘴龍廣泛的分布在亞洲地區(qū),從 俄羅斯 到東南亞都有化石記錄。鸚鵡嘴龍化石常常聚集在一起,表明其會組成群體,不同年齡的個體一起在龍群生活 。
三角龍 三角龍( Triceratops )是與霸王龍生存在同一時代同一地區(qū)的大型角龍類。三角龍長約7-9米,重約6-12噸,其頭上有三個角和一個扇形的頸盾。作為一種植食性恐龍,三角龍可以憑借自己角和頸盾來防御肉食性恐龍的攻擊 。
劍龍亞目
劍龍 劍龍( Stegosaurus )生存于距今1.55億至1.5億年前晚侏羅世啟莫里階至提通階的北美和歐洲地區(qū)。其體型龐大,體格粗壯,體長約6-8米,體重約4-6噸。劍龍的整個背部拱起,由于劍龍的前肢較短后肢較長,使得尾巴高懸在空中,可以有效的揮動,驅趕捕食者。作為一種植食性恐龍,劍龍因其背部的骨板和帶刺的尾巴而成為最著名的恐龍之一 。
蜥腳亞目
馬門溪龍 馬門溪龍( Mamenchisaurus )生存在1.63億至1.13億年前晚侏羅世牛津期至早白堊世阿普特期的亞洲地區(qū)。馬門溪龍體型巨大,有著極長的頸部,幾乎所有種的體長都能超過20米,最大的則可以超過30米。在中國,大量的 馬門溪龍化石 被發(fā)現(xiàn),它們屬于不同的種,表明馬門溪龍的多樣性很高,在當時十分繁盛。馬門溪龍屬于馬門溪龍科,其下除馬門溪龍外還有峨眉龍、 綦江龍 ( Qijiangosaurus )等大型蜥腳類 。
雷龍 雷龍 ( Brontosaurus )同樣生存在1.55億至1.5億年前晚侏羅世,但是僅在北美分布。它的頭頸長且粗壯、頭部高高揚起,尾巴細長,從頭到尾的體長超過20米,體重超過25噸,也是大眾最熟悉的恐龍形象。雷龍曾經被認為是其近親 迷惑龍 ( Apatosaurus )的同物異名。但是2015年的研究指出,雷龍和迷惑龍仍然是兩種不同的恐龍,所以雷龍的學名被再次恢復 。
滅絕事件假說 在約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發(fā)生了地球歷史上的又一次大滅絕事件,被稱之為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也就K/T滅絕事件。在這次滅絕事件中,除了鳥類外所有的恐龍全部滅絕,恐龍以外的其他動物如 菊石 、 蛇頸龍 、翼龍、 滄龍 等也都消失了 。從1970年開始,有許多古生物學家、地質學家、進化學家都試圖探索這次滅絕事件的原因,并形成數(shù)個理論,其中以小行星撞擊說和火山噴發(fā)說最具有代表性 。
小行星撞擊說 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假說最早是1970年代后期,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 路易斯·阿爾瓦雷茨 (Luis Walter Alvarez)提出的。他發(fā)現(xiàn)在世界各地的白堊紀末期地層中存在大量的銥元素,而銥元素在地表并不常見反而在彗星中大量存在。因此他認為可能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了恐龍的滅絕。隨后人類在 墨西哥 的 尤卡坦半島 地區(qū)找到了當時小行星留下的撞擊坑 。 撞擊事件會造成大量的灰塵進入大氣層,遮蔽陽光,同時地層中的含硫物質也會進入大氣層中,導致陽光難以照射地球。陽光的缺少會妨礙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從而植物開始大面積死亡,引起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崩潰。由于恐龍的體型巨大,所以更容易受到影響,而體型較小的動物如哺乳類則更容易幸存下來。此外由于天體的撞擊,大氣層也會被影響,導致宇宙射線大量直接照射地表的生物,對其造成傷害 。
火山噴發(fā)說 火山噴發(fā)說則是另一種具有代表性的恐龍滅絕假說。該觀點認為是白堊紀末期的在印度的德干火山運動才是大滅絕事件的主要因素 。在6600萬年前, 德干火山 開始大規(guī)模噴發(fā),大量的 火山灰 和 二氧化硫 等物質被從地下帶出,火山灰遮蓋住天空導致植物的大面積死亡。這次火山的噴發(fā)可能長達數(shù)千年,大氣層中的火山灰也隔絕了陽光和熱量,這會讓氣候開始變冷,全球氣溫也因此下降了2°C,這導致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崩潰 。
其他觀點 除了上面兩種假說,研究者對大滅絕的解釋還有很多,比如海退說認為在當時的地球產生了大規(guī)模的海平面下降導致了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變化,而 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 變化也影響到了陸地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被子植物興起說認為當時被子植物逐漸興盛,代替了之前的裸子植物,植物的改變讓恐龍不在適應新的食物才走向滅絕; 大陸漂移說 認為當時大陸的裂解產生的氣候變化導致了恐龍的滅絕等等。但是現(xiàn)在的觀點來看,造成大滅絕的原因可能并不是某一事件造成的,而是多種情況共同作用的結果,比如上文小行星撞擊說的提出者 阿爾瓦雷茲 就認為海平面下降、火山爆發(fā)都可能是這次滅絕事件的綜合原因之一 。
大眾文化 當知道這類巨型的爬行動物后,人類就對恐龍產生了極大的興趣。1851年,倫敦舉行了世界上第一次世博會,當時也叫 萬國博覽會 ,其中的 水晶宮 (Crystal Palace)就是世界關注的熱點。而水晶宮中就塑造了一些恐龍的形象,由前文介紹的的恐龍的命名者歐文負責,三年后水晶宮被遷移到了倫敦南部,恐龍的雕像也按照等比例重新塑造。雖然在當時的認知中恐龍是一些類似蜥蜴的大型動物,但是這并不妨礙人類對于恐龍的喜愛 。至此以后,恐龍便在大眾的心中留下印記,而歐文推動的博物館對普通民眾免費進出也使得更多的人們可以走進博物館來學習,博物館中大量的恐龍化石更加推動了大眾對于恐龍的認知 。隨著科學的發(fā)展,相關的科普讀物也隨之傳播,這在一定范圍內也加深了人們去了解恐龍,而在科普之外的通俗作品中,諸如 查爾斯·約翰·赫法姆·狄更斯 (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是第一個在小說中提到恐龍的人:在他1852年出版的《 荒涼山莊 》中, 巨齒龍 得以登場 。此后,一些冒險小說中也出現(xiàn)了恐龍的身影,比如福爾摩斯系列的作者 阿瑟·柯南·道爾 (Arthur Conan Doyle)在其作品《 失落的世界中 》,也描寫禽龍等恐龍 。
影視作品 恐龍在屏幕中最早是出現(xiàn)在1909年的動畫電影《 恐龍葛蒂 》,該電影由動畫制作師 溫瑟·麥凱 (Zenas Winsor McCay)制作,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恐龍為主題的動畫。此后在一些其他電影中,恐龍也逐漸成為了重要的一部分,比如1925的《失落的世界》、以及1933年的《 金剛 》等電影中恐龍都對劇情起到重要作用,其中《金剛》跨時代的采用了多種手法來表現(xiàn)恐龍和動態(tài),并登場了大量的古生物,如雷龍、霸王龍、三角龍和翼龍 。但由于影視作品的需要,恐龍開始被夸張為超大型的怪獸,比如 哥斯拉 系列,或者與一些機械融合,比如著名的《 恐龍戰(zhàn)隊 》系列。這些形象雖然冠以恐龍之名,但是與實際的恐龍形象相差甚遠 。 到了1993年,電影《 侏羅紀公園 》上映,通過CG動畫技術和模型相結合,人類可以更好的復原恐龍的外形和動作。片中出現(xiàn)了不少現(xiàn)今來看是正確的觀點:恐龍是恒溫的、靈活的動物。但是片中仍有很多不足,比如里面的恐龍沒有羽毛、一些恐龍的時代和種類描述出現(xiàn)了明顯的錯誤等,比如其中“迅猛龍”(即伶盜龍)被介紹說是發(fā)現(xiàn)在美國的蒙大拿州,實際上伶盜龍生活在亞洲的蒙古和中國,而且里面的伶盜龍體型過大了,實際上對標的應該是現(xiàn)實中的 恐爪龍 ( Deinonychus ) 。
宗教觀點 由于恐龍是一類滅絕的古生物,它們存在往往被一些宗教人士或者反科學人士質疑:比如“ 年輕地球創(chuàng)造論 ”(Young Earth creationism)的支持者就認為地球是由上帝創(chuàng)造的,生命出現(xiàn)至今也僅僅過了一萬年,這與恐龍的演化史是完全矛盾的。因此其中有不少人會偽造一些人類和恐龍共存的證據(jù),或者不承認恐龍的存在,比如著名的 伊卡石 (Ica Stone) 。一些動畫和電影也催生了“恐龍與古人類共存”的錯誤印象,比如《失落的世界》《 史前100萬年 》等 。
復活恐龍 人類對于復活恐龍有兩種不同的觀點。支持者認為如果復活恐龍的話,人類可以更好的了解這些生物,恐龍也有經濟價值。但是反對者認為,首先憑先有技術人類暫時無法復活古生物,而且補充的DNA會導致基因庫的污染,復活的動物不能再說是恐龍;其次復活動物是否還有現(xiàn)代動物的權利、何處安置也是問題;最后與其在復活古生物上投入資金,不如用資金來保護現(xiàn)存的瀕危物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