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環(huán) 楊玉環(huán)(719年6月22日—756年7月15日) ,號太真 ,唐蒲州永樂人(今山西永濟市) ,是唐玄宗 李隆基 的貴妃,齊國公(745年追封) 楊玄琰 的女兒 ,宰相 楊國忠 的堂妹 。她身材豐腴、樣貌艷麗、擅長歌舞、通曉音律,是“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其中之一 。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時年17歲的楊玉環(huán)成為唐玄宗第十八子壽王 李瑁 的王妃。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她奉命出家成為女道士。天寶四年(745年),還俗后被冊封為唐玄宗的貴妃。
基本信息
去世日期
756年7月15日
有爭議,《舊唐書》記載為馬嵬驛(今陜西興平市)
君王信息
天寶十五年(756年), 安史之亂 爆發(fā)。據 《舊唐書》 記載,楊玉環(huán)隨唐玄宗出逃,途經馬嵬驛(今陜西興平市)時禁軍發(fā)生嘩變,楊玉環(huán)被縊死 ,而坊間對其下落與死因多有爭議。
人物關系 父親
楊玄琰,唐朝蜀州司戶,追贈太尉、齊國公
母親
姓名不詳,追封涼國夫人
叔父(養(yǎng)父)
楊玄璬,河南府士曹參軍
丈夫
第一任:李瑁,唐玄宗第十八子,壽王 第二任:李隆基,唐玄宗
兒女(養(yǎng)子)
安祿山
兄弟姐妹
堂兄楊铦,拜鴻臚卿
堂兄楊锜,拜侍御史
堂兄楊國忠,本名楊釗,唐玄宗時宰相
大姐崔夫人,封號韓國夫人
三姐裴夫人,封號虢國夫人
八姐柳夫人,封號秦國夫人
人物生平
幼年喪父 楊玉環(huán)于唐玄宗開元七年的六月初一(719年6月22日)生于蜀州(今四川崇州市) ,家族是東漢高門的弘農楊氏楊震一支,六世祖楊順時遷居到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市)。楊玉環(huán)的高祖父是隋朝名臣 楊汪 ,后來依附于東都(今河南洛陽市)王世充。唐初,秦王 李世民 攻克洛陽,平定王世充,并以與王世充結黨的罪名誅殺楊汪,楊氏因此家道中落。 楊玉環(huán)的父親楊玄琰,曾任蜀州(今四川崇州市)司戶,從八品下,掌管一州的戶口、婚嫁、田宅、雜役、道路等事,于開元十七年(729)去世。隨后,10歲的楊玉環(huán)由叔父楊玄璬(任河南府士曹參軍,從七品下,掌管河流的渡口及建造橋梁、官舍等事)帶回洛陽撫養(yǎng)長大。
初為王妃 楊玉環(huán)自幼聰明伶俐,天生麗質,常在府中練習歌舞或結伴外出。開元二十二年(734年)七月,楊玉環(huán)在唐玄宗女兒咸宜公主府邸的游宴上,認識了公主的同母弟弟、被封為壽王的皇子李瑁。在壽王母親武惠妃請求下,唐玄宗答應讓李瑁納楊玉環(huán)為妃 。 開元二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736年2月10日),在玄宗親自主持下,楊玉環(huán)以楊玄璬長女的身份受封為壽王妃。
得成貴妃 開元二十四年(737年),唐玄宗寵愛的武惠妃去世, 后宮 中再無玄宗中意的妃子。有人進言楊氏“姿質天挺,宜充掖廷”。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玄宗派使者把楊玉環(huán)從壽王府接到驪山溫泉宮。 兩人得見后,玄宗圣心大悅,便將楊玉環(huán)留在身旁侍候。 開元二十九年(741年)正月二日,玄宗頒布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 的詔令,以為母親昭成太后追福的名義令楊玉環(huán)出家為女道士,道號太真。 玄宗讓楊玉環(huán)成為道士,主要是為了從名義上割斷壽王夫婦的關系,畢竟道士身份意味著擺脫了過往的世俗關系。此外,也算為后續(xù)贊賞楊玉環(huán)的忠孝,做下了輿論準備。 之后,玄宗將楊玉環(huán)以道士身份再接入宮中,她的恩寵一如往日的武惠妃,宮中人人稱她為“娘子”,此時,王皇后被廢后未再立,楊玉環(huán)的禮遇也與皇后相當。 天寶四年(745年)七月,玄宗先是為李瑁娶左衛(wèi)中郎將韋昭訓的女兒為妻,仍冊立為壽王妃, 同年八月(9月17日),玄宗冊封已陪伴自己五年的楊太真正式成為妃嬪,并封為貴妃。楊玉環(huán)時年二十七歲,玄宗六十一歲。 楊玉環(huán)得寵于玄宗的因素之一,也包括雙方有著共同的藝術 愛好,很有知音之意。,唐代宮廷著名的 舞蹈 《霓裳羽衣舞》 ,傳由唐玄宗所作, 貴妃也曾作舞表演。歷史學者 陳寅恪 也在 《元白詩箋證稿》 中寫道:“太真既善歌舞,而胡旋舞復為當時所尚,則太真長于此舞,自亦可能。樂天之言,或不盡出于詩才之想象也?!?/span>此外,她的詩作 《贈張云容舞》 被收入 《全唐詩》 和 《阿那曲》 ,詩云“羅袖動香香不已,紅蕖裊裊秋煙里。輕云嶺上乍搖風,嫩柳池邊初拂水?!?/span> 唐玄宗對貴妃的三千寵愛,有很多詩作提及,比如 杜牧 曾作詩道:“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因為楊貴妃喜歡吃新鮮荔枝,唐玄宗就命令蜀地每年用驛馬飛馳數千里送往長安,務必要確保荔枝的顏色和風味不變。 在 《資治通鑒》 也有此類榮寵記載,最得玄宗器重的宦官高力士會為貴妃執(zhí)鞭牽馬,而只是供貴妃院的織工就有七百多人。后來連朝野內外也都爭著奉獻奇服珍寶,嶺南節(jié)度使張九章因進獻加三品,廣陵長史王翼也因獻寶被升為戶部侍郎,如此討好貴妃便有可能在官場獲益,令天下官吏紛紛效仿。 在天寶五年、九年,楊貴妃也曾兩次因犯錯忤逆被玄宗遣出皇宮,但都被玄宗召回,寵愛更甚。
家族得勢 對于楊氏族人,唐玄宗也是愛屋及烏。玄宗為楊氏立家廟并親寫碑文,追贈貴妃父親楊玄琰為太尉、齊國公,提拔她的叔父楊玄珪為光祿卿,她的堂兄楊铦任鴻臚卿,堂兄楊锜任侍御史并迎娶武惠妃的女兒太華公主為妻,乃至后來,她堂兄楊國忠的兒子楊昢、楊暄,以及堂弟楊鑒,也全都娶公主、郡主為妻。此外,貴妃的三個姐姐被唐玄宗封為韓國夫人、虢國夫人、秦國夫人,在京師賜宅第,可自由出入宮廷,每月賞賜各自十萬脂粉錢。更有傳諸王子孫如有婚嫁大事,先要通過虢國、韓國夫人介紹并拿出千百金謝資,如此之后才會順利得到玄宗的準許。楊氏的恩寵已然聲震天下,連皇室成員也不敢輕易得罪他們,四方人士、朝臣權貴,包括胡人出身的平盧節(jié)度使安祿山都積極與楊氏結交。
楊氏中最得勢的莫過于官拜宰相的楊國忠。最初楊國忠從蜀地進京,追隨楊氏姐妹,在宮中玩樗蒲游戲時,由于他統(tǒng)計快捷準確,玄宗夸獎他:“好度支郎”, 楊氏姐妹便趁皇帝高興 ,催請玄宗封賞楊釗 ,最后獲封度支判官。 而資助楊國忠來長安進獻的劍南節(jié)度使章仇兼瓊,也在楊家引薦下被任命為戶部尚書, 向章仇兼瓊推薦楊國忠入京的官佐鮮于仲通,則被提升為劍南節(jié)度使,成為西南地區(qū)大軍鎮(zhèn)的最高長官,后來進京提升為京兆尹。 天寶十年(751年)四月,楊國忠一方 的鮮于仲通上表,推薦楊國忠遙領劍南被玄宗批準。 隨后,宰相李林甫上奏玄宗,請派楊國忠到有戰(zhàn)亂之憂的轄區(qū)劍南保境安民,在楊國忠的一番運作下,最終玄宗令楊國忠“暫到蜀區(qū)處軍事,朕屈指待卿,還當入相?!睏顕业绞竦夭痪帽阌惺拐咴t他即刻返京,后因李林甫重病而亡,楊國忠接任右相,開始主持朝政,同時他還兼任吏部尚書、集賢殿大學士、太清太微宮使、判度支、劍南節(jié)度、山南西道采訪、兩京出納租庸鑄錢等使。 楊國忠不僅官運亨通,據說與虢國夫人也曖昧不已,甚至兩家的府邸都連在一起,無論白天黑夜都多有往來,連入朝時倆人都并駕齊驅,全然不顧旁人的眼光。
逝世之謎 關于貴妃之死,自古有爭議,主要有以下幾個版本流傳。
魂斷馬嵬驛
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范陽、河東、平盧三鎮(zhèn)節(jié)度使安祿山趁手握十五萬重兵,以討伐楊國忠為名發(fā)動兵變,史稱“安史之亂”。 叛亂初期,唐軍因未做足戰(zhàn)備且指揮失當,戰(zhàn)事節(jié)節(jié)敗退。第二年(756年)六月,安祿山叛軍攻占潼關,楊貴妃隨唐玄宗逃離長安前往蜀中,到馬嵬坡時,士兵發(fā)生嘩變,禁軍在統(tǒng)帥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的主導下,將矛頭指向楊氏兄妹,楊國忠被士兵亂刀砍死,而將士們繼續(xù)以未絕禍患來包圍皇帝,唐玄宗迫不得已之下,賜貴妃白綾一條,后用紫色褥子裹尸,埋在大路邊,楊玉環(huán)時年三十 八歲。 佛堂縊死
《舊唐書·楊貴妃傳》 中記載:禁軍將領陳玄禮殺了楊國忠父子后,認為“賊本尚在”,請求唐玄宗殺楊貴妃以絕后患,貴妃與其訣別后“遂縊死于佛室”。 又見《資治通鑒·唐紀》寫道:唐玄宗命高力士將楊貴妃帶到佛堂縊死, 而《唐國史補》則略有不同,其記載楊貴妃是被高力士縊死于佛堂梨樹下。
吞金而亡
該說法少有提及,僅在 劉禹錫 的 《馬嵬行》 一詩寫道:“綠野扶風道,黃塵馬嵬行,路邊楊貴人,墳高三四尺。乃問里中兒,皆言幸蜀時,軍家誅佞幸,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門屏,貴人牽帝衣,低回轉美目,風日為天暉。貴人飲金屑,攸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顏色真如故。” 其中的飲金屑,便是猜測有楊貴妃有過吞金行為。 流落民間
主要是因詩篇語句而猜測貴妃另有結局,現代學者 俞平伯 在 《論詩詞曲雜著》 中分析, 陳鴻 的 《長恨歌》 中“使人牽之而去”是暗指楊貴妃被引至他處, 而 白居易 《長恨歌》里則是玄宗為貴妃改葬時連尸骨都找不到,可謂是“馬嵬坡下泥中土,不見玉顏空死處”。 遠渡日本
日本民間存在一種觀點:在馬嵬坡被縊死的是一名侍女,楊貴妃則由玄宗親信陳玄禮、遣唐使阿倍仲麻呂、藤原刷雄護送到日本 ,貴妃受到當時的孝謙女天皇接見,后被許配給護送使之一的藤原刷雄,最終病逝于京都,享年六十八歲。此外,日本山口縣還建有楊貴妃墓,更有日本女性聲稱為貴妃后人。
安葬紀念 至德二年(757年)九月,唐軍收復長安,唐玄宗回長安時路經馬嵬驛,派人祭奠貴妃,并下令改葬,禮部侍郎李揆則以“龍武軍將士因楊國忠有負于皇上而殺掉他,改葬貴妃恐怕會引起將士們的疑慮”為由阻撓, 玄宗便秘派宦官備好棺槨把楊貴妃的遺體遷移到別處安葬, 宦官在收殮遺骸時發(fā)現她原先佩戴的香囊還在,而玄宗看到香囊后傷感不已,命畫工在偏殿里畫楊貴妃的像,每次前去看望都要哽咽抽泣。
如今,在陜西省西安市以西60多千米處的馬嵬坡,建有楊貴妃墓。該墓究竟是原來的墓,還是改葬后的墓,或者只是衣冠冢,均無確證。整個墓園依山而建,呈階梯狀,墓冢高約3米,墓碑題寫“唐楊氏貴妃之墓”。 在墓葬東西兩側陳列著詩詞刻石38通,既有 唐僖宗 、 李商隱 、 賈島 等唐代著名人物的作品,還有近代 林則徐 、 于右任 等人的題詠,正所謂“古冢留香,詩碑放彩” 。
人物評價 關于楊玉環(huán),后世多從兩個方面評價她。
一是相貌被后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其他三位是 西施 、 王昭君 、 貂蟬 ),我們常說的“閉月羞花” 一詞中的“羞花”,就是用來形容楊玉環(huán)的美貌,而“環(huán)肥燕瘦” 一詞中的“環(huán)肥”也指代楊玉環(huán)的體態(tài)豐腴。 二來是關于她對唐朝發(fā)展影響的評說,學界并沒有統(tǒng)一的聲音,一種觀點會傾向于楊玉環(huán)是導致唐朝動亂、國勢衰退的紅顏禍水。北宋政治家 歐陽修 在《新唐書》中說:“女子之禍于人者甚矣!自高祖至于中宗,數十年間,再罹女禍唐祚既絕而后續(xù)中宗不免其身,韋氏遂以滅族。玄宗親平其亂可以鑒矣,而又敗以女子?!?/span>清代學者 趙翼 的《廿二史札記·唐女禍》記有:“開元之治,幾于家給人足,而一楊貴妃足以敗之。 雖安史之亂不盡由于女寵,然色荒志怠,惟耽樂之從,是以任用非人而不悟,釀成大禍而不知,以至漁陽鼙鼓,陷沒兩京,而河朔三鎮(zhèn)從此遂失,唐室因以不競,追原禍始,未始非色荒之貽害也?!壁w翼認為,開元盛世之后唐代走向衰落,雖然不完全是因為唐玄宗專寵楊貴妃,但是追究禍亂的根源,也是由楊貴妃造成的。 中國歷史學家范文瀾、中國文史學家卞孝萱認為,楊貴妃支持其兄楊國忠、妹虢國夫人等下挾邪亂政,確實屬于禍國殃民。 另一種觀點傾向楊玉環(huán)并不是導致唐朝由興到衰的主要原因,比如魯迅認為,楊貴妃只是安史之亂的替罪羊和犧牲品。他甚至擬作《楊貴妃》,為楊討回公道,只是最后未能實現計劃。 復旦大學許道勛教授等人寫的《唐玄宗傳》一書,也以史料和詩文為據,為楊貴妃辯誣。 中國史學會理事、從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的謝元魯教授則認為,安史之亂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并不在楊貴妃,除了階級矛盾、社會政治原因之外,唐玄宗個人行為和心理模式的轉變也很重要。
相關作品
文學作品 關于楊玉環(huán)的故事,自古就是眾多文學作品的描寫對象,光唐代涉及楊貴妃的詩就不下百首。以部分詩歌為例,有李白目睹了楊貴妃風采后,在《清平調·三首》所寫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和“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有 杜甫 哀嘆的“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游魂歸不得” ,還有白居易敘述著“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帝王愛情, 也有 鄭畋 筆下的“終是圣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 在戲曲領域,也不斷有優(yōu)秀作品問世。僅舉例部分佳作,有元代 白樸 創(chuàng)作的雜劇《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有清代 洪昇 著有的 《長生殿》 , 也有 梅蘭芳 創(chuàng)作的梅派代表京劇之一的 《貴妃醉酒》 。
影視作品 直到現代,楊貴妃還持續(xù)在諸多影視作品中被重點演繹或提及。以下為不完全收錄,僅羅列主要圍繞楊玉環(huán)展開或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品。
首播年份
劇名
題材
飾演楊玉環(huán)的演員
1927年
《楊貴妃》
電影
賀蓉珠
1939年
《楊貴妃》
電影
白虹
1941年
《梅妃》
電影
袁紹梅
1947年
《楊貴妃》
電影
譚蘭卿
1955年
《楊貴妃》
電影
謝家驊
1955年
《楊貴妃》
電影
京町子
1962年
《楊貴妃》
電影
李麗華
1986年
《楊貴妃》
電視劇
馮寶寶
1990年
《唐明皇》
電影
林芳兵
1992年
《楊貴妃》
電影
周潔
2000年
《楊貴妃》
電視劇
向海嵐
2007年
《大唐芙蓉園》
電視劇
范冰冰
2010年
《楊貴妃秘史》
電視劇
殷桃
2013年
《王朝的女人:楊貴妃》
電影
范冰冰
2017年
《大唐榮耀》
電視劇
曾黎
2017年
《妖貓傳》
電影
張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