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理論
發(fā)展核模型的目的,在于更準確地描述原子核的各種運動形態(tài),以期建立一個更為完整的核結構理論。由于人們對于核子間的相互作用性質、規(guī)律及機制并不完全清楚,不可能像經(jīng)典物理那樣,通過核子間的相互作用先建立一個核結構與核動力學理論,只能依靠所建立的模型,對有實驗數(shù)據(jù)的核素或能區(qū)進行理論計算,再與實驗的結果相比較,根據(jù)比較結果,調(diào)整模型,再通過模型理論,估算沒有實驗數(shù)據(jù)的空缺能區(qū),發(fā)展實驗技術,補充空缺數(shù)據(jù),再與理論估算相比較,如此循環(huán)往復,推動核結構理論的進展,這是一個艱苦而又漫長的探索過程。截止到70年代初,核結構理論的進展大多在傳統(tǒng)的范圍內(nèi)發(fā)展著。
傳統(tǒng)核結構理論的特點是:
①沒有考慮核子的自身結構;
②處理核力多為二體作用,把核內(nèi)核子間的作用,等同于自由核子間的相互作用;
③認為核物質是無限的;
⑤研究對象是通常條件(基態(tài)或低激發(fā)態(tài)、低溫、低壓、常密度等)下的自然核素。
從70年代中到90年代,核物理的研究跳出了傳統(tǒng)范圍,有了巨大的進展。首先是實驗手段的發(fā)展,各種中、高能加速器、重離子加速器相繼投入運行;與此相應,探測技術的發(fā)展不僅擴大了可觀測核現(xiàn)象的范圍,也提高了觀測的精度與分析能力;核數(shù)據(jù)處理技術由手工向計算機化的轉變,更加速了核理論研究的進程。受到粒子物理學和天體物理學發(fā)展的影響,核物理理論也開始從傳統(tǒng)的非相對論量子核動力學(QND)向著相對論量子強子動力學(QHD)和量子色動力學(QCD)轉變。一個以相對論量子場論、弱電統(tǒng)一理論與量子色動力學為基礎的現(xiàn)代核結構理論正在興起。雖然由于粒子物理已成為一門獨立學科,核物理已不再是研究物質結構的最前沿,但是核物理的研究卻更進入了一個向縱深發(fā)展的嶄新階段。 原子核的集體模型除了平均場外,還計入了剩余相互作用,因而加大了它的預言能力。然而,核多體問題在數(shù)學處理上的難度很大,這給實際研究造成很大的困難。近十幾年來,有人提出了各種更為簡化的核結構模型,其中主要的有液點模型,它的特點是反映了原子核的整體行為和集體運動,能較好地說明原子核的整體性,如結合能公式、裂變、集體振動和轉動等。除了液點模型外,還有互作用的玻色子模型(IBM),這一模型也是企圖用簡化方法研究核結構。由于人們除了對核子間的核力作用認識不清以外,又由于原子核是由多個核子統(tǒng)成的多體系統(tǒng),考慮到每個核子的3維坐標自由度、自旋與同位族自由度,運動方程已無法求解,加上多體間相互作用就更難上加難。過去的獨立核殼層模型強調(diào)了獨立粒子的運動特性,而原子核集體模型又強調(diào)了核的整體運動,這兩方面的理論沒能做到很好的結合。盡管核子的多體行為復雜,無法從理論計算入手,實驗觀察卻發(fā)現(xiàn),原子核這樣一個復雜的多費密子系統(tǒng),卻表現(xiàn)出清晰的規(guī)律性與簡單性。這一點啟發(fā)人們,能否先“凍結”一些自由度,研究核的運動與動力學規(guī)律,從簡單性入手研究核,這就是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的出發(fā)點。 1968年,費什巴赫(Feshbach)與他的學生拉什羅(F. lachllo)在研究雙滿殼輕核時,把粒子-空穴看成為一個玻色子,提出了相互作用玻色子概念。1974年,拉什羅把這一概念用于研究中、重偶偶核,他與阿里默(A. Arima)合作,提出了互作用玻色子模型。這一模型認為,偶偶核包括雙滿殼的核實部分與雙滿殼外的偶數(shù)個價核子部分。若先把核實的自由度“凍結”,把價核子配成角動量為0或2的核子對,即可把費密子對處理為玻色子,用玻色子間的相互作用描述偶偶核,可以使問題大大簡化。他們的這一模型在解釋中、重原子核的低能激發(fā)態(tài)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互作用玻色子模型更為成功之處是,它預言了原子核在超空間中的對稱性。它指出核轉動、核振動等集體運動行為是核動力學對稱性的反映。由于對核動力學對稱性的揭示,這一模型雖然比較抽象,卻更為深刻也更為本質。在過去,提到對稱性,往往被認為是粒子物理學的研究課題。其實,核物理也是對稱性極為豐富的研究領域。最早注意到核對稱性的是匈牙利裔美國物理學家、狄喇克的妻兄維格納(Eugene Paul Wigner,1902~)。維格納畢業(yè)于柏林大學化學系,1925年獲得博士學位,1930年與諾伊曼(JohnvonNeumann,1903~1957)一起被邀請到美國,擔任普林斯頓大學數(shù)學物理教授。1936年,兩人共同創(chuàng)立中子吸收理論,為核能事業(yè)做出重大貢獻。1937年,維格納基于核的自旋、同位旋,引入超多重結構,建立了宇稱守恒定律。由于對原子核基本粒子理論的貢獻,特別是對對稱性基本原理的貢獻,維格納獲得了196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繼維格納,對原子核動力學對稱性進行更深入研究的是埃里奧特。1958年,埃里奧特研究了諧振子場的對稱性,建立了玻色子相互作用的SU(3)動力學對稱性理論,這一理論與質量數(shù)A在16~24的核理論有很好的符合,但對于A較大的核,由于自旋-軌道耦合,使這種對稱性遭到破壞,而偏離很大。在1974年拉什羅和阿里默提出的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將角動量為0的玻色子稱為s玻色子,角動量為2的玻色子稱為d玻色子,s、d玻色子展開一個6維超空間,系統(tǒng)狀態(tài)的任何一種變化,都可以通過6維空間的么正變換實現(xiàn),這種么正變換構成U(6)群。原子核的角動量守恒即與空間轉動不變性相聯(lián)系,即s、d系統(tǒng)具有U(6)的對稱性。他們還發(fā)現(xiàn),s、d玻色子系統(tǒng)存在三個群鏈, ①U(6)U(5)SO(5)SU(3),簡稱U(5)極限。
②U(6)SU(3)SO(3),簡稱SU(3)極限。
③U(6)SO(6)SO(5)SO(3),簡稱SO(6)極限。
在三個群鏈情況下,與s、d玻色子相互作用相關的哈密頓量均有解析解,原子核具有相應群的對稱性。在三種極限情況,能量本征值對角動量都有確定的依賴關系,動力學對稱性也依能級次序的表現(xiàn)而不相同。總之,這一研究成果揭示了原子核結構與動力學的對稱性,并與實驗結果取得了很大程度上的一致,IBM理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